胃腸道反應
惡心、嘔吐反應常見于大劑量鉑類等化療方案,預防措施宜及時,5羥色胺受體阻斷劑有較好的鎮吐、止嘔效果。嘔吐反應一般在化療3~5天后逐漸減輕。
臨床上,惡心嘔吐的程度受多種因素的影響,如化療藥物致吐性的強弱、藥物的劑量、用法以及是否合理、應用止吐藥等,依據致吐性強度將常見化療藥物可分為以下幾類:
(1)、高度致吐藥:順鉑、氮烯咪胺、環磷酰胺(≥1000mg/m2)。
(2)、中度致吐藥:卡鉑、異環磷酰胺、阿霉素、紫杉醇、阿糖胞苷。
(3)、低度致吐藥:足葉乙甙、甲氨喋呤、5-氟脲嘧啶、長春花堿、長春新堿、絲裂霉素。
在飲食方面應避免食用辛辣,油膩及有強烈氣味的食物,如臭豆腐、熏烤制品等;另外某些含5-羥色胺豐富的食品如香蕉、核桃、茄子等亦不宜過多攝入,注意少食多餐,進食后切忌立即臥床,適當限制餐前餐后1小時的飲水量,以免食物反流而引起惡心感,均有助于減輕化療后惡心嘔吐癥狀。
骨髓抑制
一般情況下,白細胞減少癥出現在化療后1~2周,常于化療后2~3周恢復。因此,在化療治療過程中,應該遵從醫生安排定期檢查血象,至少1~2次/周。
如果發現白細胞數低于3.0×109/升,嚴格按醫囑服用升白細胞藥物,定期復查血象。鯊肝醇、利血生等是臨床常用的口服升白細胞藥物,必要時還需要注射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或粒細胞-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,以便盡快恢復白細胞數量,避免發生感染。
口腔炎,口腔潰瘍
化療藥物容易引起口腔炎、口腔潰瘍、唇舌損害、食道炎?谇粷兪腔煶R姷母弊饔,一般發生在化療的5-6日后,病人先感覺唇舌麻木,唇及頰粘膜發紅,舌苔減少,2-3日后了出現潰瘍,通常在停藥1周內可逐漸愈合,嚴重的口腔潰瘍可持續1個月左右。
對口腔粘膜炎癥應以預防為主。在整個化療過程中應注意口腔衛生,進食前后要漱口,不要佩戴假牙,多飲水,應進食高營養流質或半流質飲食,避免食用對口腔粘膜有刺激性的食物,如過熱及辣、酸性食物等,避免食用易損傷口腔粘膜的食物如魚、蝦等。
脫發
多數化療藥物在治療腫瘤的同時,往往對頭皮內的毛囊細胞有損傷作用,在病人身上表現為不同程度的頭發脫落;熕幬锼旅摪l常開始于給藥后的2~4周,先發生在頭頂部的頭發,逐漸向四周發展。在上了年紀的病人,原有的白發并不一定脫落。一般在病人停止化療1~3個月頭發能重新長出。
以上就是關于腫瘤患者放療不良作用及護理方法的介紹,患者要根據自身的病情嚴重程度和體質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,把治療對患者自身的傷害降到更低。
* 溫馨提示:本院案例真實有效,只供業內專業人士研究使用,不作為用藥指導和對患者的承諾保障。
上一篇:腫瘤患者化療后癌細胞會擴散嗎 下一篇:腫瘤患者化療后飲食注意要點